漫步上海蘇州河

到上海觀光旅遊首推的景點,當然非屬外灘的景色不可了,幾乎很少人會特別關注到蘇州河這個景點。不過流淌了5000年的蘇州河終究不會令人遺忘,她不僅催生了幾乎大半個古代上海,此後她又花了100年的工夫襯托出上海現代化的華麗,正是上海因為有了蘇州河這條母親的河流而感到蓬蓽生輝。

蘇州河原名吳淞江,全長120多公里,是上海境內繼黃浦江之後的第二大河。蘇州河源自太湖,在下游與黃浦江交匯。現在把東西流經上海市區的這一段吳淞江稱為:蘇州河,這是沿用了外國人改的名字:Soozhow Creek。英國商人把吳淞江稱作:蘇州河,是因為他們只知道從這條河,通過青浦縣境內一直可以到達蘇州。

蘇州河沿河兩岸曾經錯落地散佈著農田、溼地、蘆葦、溝渠等,冷僻的地方常隨著秋風散播著野氣,如今伴隨著上海開埠及現代都市化的飛躍,這些土生土長的東西已不能與膨脹的經濟共棲,它們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向後退去。 

流經上海市區的蘇州河總長為53公里,沿河可區分為:東段、中段及西段。其中河東段的橋樑是蘇州河的精華,特別是橋樑所扮演著吃重的角色,自外白渡橋作為起點向西行,分別有乍浦路橋、四川路橋、山西路橋、福建路橋、浙江路橋至西藏路橋止共有七座橋樑,多帶有歐州風韻值得細細品味。

本文即以漫步河東段自四行倉庫做為起點,沿著北蘇州路向東行直到外灘,尋覓歷史的軌跡並將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

北蘇州路

四行倉庫

說起四行倉庫就勾起了日本侵華的歷史,以及緬懷守軍謝晉元團長奮勇抵抗的故事,還有女童軍楊惠敏午夜冒險泳渡蘇州河將一面國旗送交守軍的英勇事蹟。

時空輾轉,現在的上海四行倉庫蛻變成了人文與藝術家的基地,週邊幾乎充斥著各種販售文藝用品的商家,除了晉元路稍稍能與當年有所連結之外,其他的都沒入歷史之中了,不過仍然掩飾不了原本粗曠的倉庫風格,可謂為當地獨創的特色。

四行倉庫

上海四行倉庫-1

四行倉庫-2

四行倉庫正門隔鄰的文化禮品市場

上海四行倉庫-2

四行倉庫週邊的文具禮品街

國慶路文具街

晉元路

晉元路

四行倉庫往東前行來到河東段的第一座橋:西藏路橋,這座橋始建於1922年舊稱:新垃圾橋,連通西藏中路與西藏北路為一座具有歐式韻味的大橋,當年八百壯士就是經由此橋通往四行倉庫對岸的租界區。來到這裡凝望著靜靜的河水,遙想當年烽火漫天,感覺歷史彷彿就在眼前流過。

西藏路橋

西藏路橋-1

西藏路橋對岸  

西藏路橋

西藏路橋東向 

西藏路橋東面-2  

西藏路橋東面

人行步道的河堤因為是磨石子建材所築成,因此一些遊客不免留下了到此一遊的紀念。

北蘇州路西河堤-1  

北蘇州路西面河堤-2

接著來到第二座橋:浙江路橋,俗稱:老垃圾橋,連通黃浦區的浙江中路與閘北區的浙江北路,橋樑為魚腹式鋼桁架結構很有特色。橋南浙江中路的市集類似台北市的環河南路,類聚了許多水電、五金材料的商家,橋北浙江北路則建設較為落後。

浙江路橋

浙江路橋-2

浙江路橋西向

浙江路橋西面-3 

浙江路橋東向

浙江路橋東面

續向東行來到第三座橋:福建路橋,俗稱老閘橋,始建於同治三年(1864年),是一座連通福建中路與福建北路的橋樑,經過多次修建成為一座鋼筋混凝土的雙曲拱橋,直至1968年橋因遭遇船撞而成為危橋,2001年舊橋拆除興建新橋,期間因種種原因停工,新橋於2007年底終於竣工通車,這座橋真的是歷經滄桑,行走於上訪似乎嗅得著一絲絲哀怨的感覺。

福建路橋

福建路橋

河畔綻放梅花的步道

北蘇州路步道  

第四座橋:山西路橋,這座橋屬於鋼結構,最奇特的是整座橋沒有橋墩直接跨過蘇州河,可謂一氣呵成。橋面上兩側的藍色欄杆以及仿歐式的燈柱,展現了線條視覺的魅力。

山西路橋 

山西路橋

山西路橋西向

山西橋西向

山西路橋東向 

山西橋東向

路橋旁荒蕪的老建築

山西橋旁老建築

再向東行來到第五座橋:四川路橋,橋北面為虹口區的四川北路,橋南面為黃浦區的四川南路,是一座3孔鋼筋混凝土單懸臂結構的橋樑,因其北側有建於1922年的上海郵政局大樓因此又稱之為:郵政局橋。

四川路橋

四川路橋-3  

四川路橋-2

橋北側的上海郵政公司

上海郵政公司-1

橋北側的上海郵政博物館

上海郵政博物館-2  

上海郵政博物館

橋北側的浦江飯店

上海浦江飯店

續向東行來到第六座橋:乍浦路橋,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樑,南接虎丘路,北連乍浦路,東距外白渡橋248公尺,西距四川路橋95公尺,近年來交通流量大幅增加使得橋樑產生裂痕,不得不管制車輛載重。

乍浦路橋

乍浦路橋-2  

乍浦路橋-3

東行最後來到最富盛名的外白渡橋,上海開埠之初,蘇州河兩岸沒有橋梁,人來人往都靠擺渡船運送。早期英國人在此租地建造木橋,由於在外擺渡口就稱之為外擺渡橋並收取”過橋稅”,不久之後人們發現這種”過橋稅”專門向中國人收,而外國人卻常可免交,便都憤憤不平抗議要求取消過橋稅,不然就寧可恢復擺渡船。英人為解決中國人抗拒過橋的冷清局面,於是將木橋改為鐵橋,然因工程粗糙造成部份橋身陷落河中而作罷。

1873年8月工部局於距此橋西面40公尺處重新建造鐵橋,並定名為公園橋,由於不必再付”過橋稅”,於是大家都稱之為外白渡橋,橋名一直沿用至今。現今的外白渡橋,是一座架設在上海蘇州河与黃浦江匯合處,為鋼架結構下承式的橋樑,橋有二孔,1906年底重新修建正式通車,是上海市區最大的一座鋼鐵橋,這座橋可說是承載了百年興衰榮辱的歷史。

外白渡橋

外白渡橋-3  

外白渡橋-2  

外白渡橋-1

外白渡橋西向

外白渡橋西向

外白渡橋展望浦東

外白渡橋展望浦東

外白渡橋口花圃

外白渡橋口花圃

蘇州河口攔水壩及外白渡橋

蘇州河攔水壩及外白渡橋

自四行倉庫起沿著北蘇州路向東行,經過七座各有特色的橋樑,只消一個小時即可抵達外灘,漫步於這一段路就像是翻開一頁歷史的見證人,值得一遊再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 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